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在行动。6月1日,由常熟理工学院师范学院主办,共青团常熟理工学院委员会艺术中心承办的“同绘民族情 共筑中国梦”古琴音乐会顺利落下帷幕。

音乐会在一曲悠扬的《良宵引》中拉开帷幕。这首虞山琴派的代表作,以其婉转的旋律和恬静的曲风,描绘了月夜清风的雅致意境。正如我们的中华文化一样,这首曲子以其清雅脱俗的艺术风格,向观众展示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传统和崇高的精神追求。
《欸乃》一首以山水为意向抒发情感的古琴曲。曲调悠扬清新,犹如祖国的大好河山,展现了渔樵寄情山水的雅致生活。这正是我们民族在自然中寻求精神寄托的体现,也是对和谐共生理念的最好诠释。《古怨》这首曲子唤起了我们对历史的回忆和对民族大义的认同,进一步强化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情感纽带。
除了古琴独奏,音乐会还推出了二胡独奏,琴歌、古琴与舞蹈表演,琴箫合奏,古琴二重奏等形式。

二胡独奏《楚颂》给观众带来了新的听觉享受。该曲借鉴西洋作曲法,以楚汉战争中的爱情故事为主线,描绘了虞姬和项羽之间的缠绵情意。音乐中蕴含的深情厚谊,反映了中华民族对忠诚与爱情的深刻理解。
《神人畅》再现了古代领袖尧在祭祀之日感动上天的情景。通过鼓乐、舞蹈和古琴的融合表演,使观众不仅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更体会到了中华民族对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祈愿。

《平沙落雁》是中国十大古琴名曲之一,通过大雁的远志,抒发了逸士的胸怀。琴箫合奏更是将古琴的悠远与箫声的缥缈完美结合,象征着中华民族对自由和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

《流水》表现了清泉汇集到江湖大海的宏大意境,是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传说。通过这首曲子,可以感受到中华民族崇尚自然、追求和谐的精神,这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音乐会在《渔樵问答》中落下帷幕,曲子通过对渔樵生活的赞美,表达了对封建统治的不合作态度。通过这首曲子,观众不仅欣赏到了音乐的美妙,更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对自由和独立精神的追求。

音乐会不仅是一场音乐盛宴,更是一场文化洗礼。通过音乐会,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以及文化的内涵和精神力量,增强了我们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