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各教育实习基地学校:
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推进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的良性互动,不断提升基础教育研究水平和服务水平,经研究,决定开展2021年基础教育专项研究工作,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项目类别及申报条件
本年度项目申报采用双主持人制,须由常熟理工学院教师与教育实习基地学校的指导教师(或常熟理工学院基础教育专家库的专家,或省内教研员)共同主持申报。每位申报人作为主持人只能申报1项课题,同时作为成员只能参与2项课题研究。已承担以往校级、市级及以上相关教学研究项目尚未结题者,本次不得再申报。
常熟理工学院教师和实习基地学校指导教师(或常熟理工学院基础教育专家库的专家,或省内教研员)应分别符合下列条件:
1.常熟理工学院承担过教师教育类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优先考虑在教育实习基地学校企业研修的教师)、指导教育实习的教师,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
2.市区已纳入(含以往)常熟理工学院教育实习基地学校的指导教师(或常熟理工学院基础教育专家库的专家,或省内教研员),应具有中教一级、小教高级及以上职称。
二、申报参考指南
申报选题应立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尤其要关注常熟市基础教育改革迫切需要解决的各类实践问题。重点关注以下参考选题进行研究:
(1)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长效机制研究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路径的实践探索
(3)后疫情时代智能教学新方式研究
(4)数字时代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研究
(5)学科育人的质量提升研究
(6)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创新
(7)基于深度学习的教学改进策略研究
(8)综合素质评价的理论深化与实践优化
(9)中小学劳动教育研究
(10)新高考背景下的普通高中育人方式变革研究
(11)校本课程开发精品案例的个案研究
(12)苏南地区学前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与对策研究
(13)苏南地区幼儿教师专业现状的调查研究
(14)集团化办学背景下学校治理现代化的实践探索
(15)混合研修助推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范式研究
(16)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的综合育人实践研究
(17)培育中(小)学生艺术素养的理论与实践
(18)课程、教学、作业和考试评价等育人关键环节研究
(19)“名师工作室”的价值引领与实践探新
(20)“U-G-I-S”四位一体协同发展模式的政策建议与创新研究
(21)部编本教材与教学研究
项目申请人应结合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热点和趋势,选择、细化并设计具体课题,也可结合自身的专业方向和工作实际自行选题。
三、立项数量
本年度拟遴选立项的基础教育研究专项课题数量将根据项目申报总数的80%确定,其中重点资助项目按拟立项数的20%确定。
四、评审程序
1.项目初审
项目主持人双方所在单位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签章后,由常熟理工学院项目主持人所在单位汇总、提交申报材料。
2.专家评审
常熟理工学院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后,组织校内外专家进行评审,综合考虑实习基地分布、课题组研究能力等情况进行立项。评审结果经公示无异议后,公布立项名单。
五、相关要求
1.本次专项课题立项列入常熟理工学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项目建设,研究经费由常熟理工学院师范学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提供资助,资助标准为:重点项目3000元/项,一般项目2000元/项。
2.项目研究周期原则上为二年。项目管理和经费使用按常熟理工学院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管理文件和常熟市教育局相关科研项目管理的规定执行。
3.每项课题的成员均须由常熟理工学院教师与教育实习基地学校的指导教师(或常熟理工学院基础教育专家库的专家,或省内教研员)共同参与。
4.项目申请人填写《常熟理工学院基础教育研究项目申请书》(见附件),用A4纸双面打印(中缝装订)一式三份(附电子版)。表中涉及的相关职称或条件(须提供加盖单位公章的复印件或证明)、论文、获奖等支撑材料应作为附件装订成册一并报送。申请书电子版请登录常熟理工学院师范学院网站通知公告栏下载。
5.各单位汇总项目申报材料,统一于2020年12月30日前报送至常熟理工学院师范学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办公室(东湖校区成道楼A316室),同时将电子版发送至 1033014705@qq.com 邮箱中。不受理以个人名义报送的单个材料。
6.项目申报咨询及材料报送联系人:刘欢 老师13814950608。
7.如受疫情影响,不方便报送纸质版材料,各单位请将每个项目申请书及相关支撑材料分建文件夹,并以“单位+申请人+项目名称”的命名,汇总后用压缩包的形式发送电子版。
常熟理工学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
2020年11月30日
(附件:常熟理工学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项目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