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成果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教学工作 > 教学成果 > 正文

参评省级精品课程申报表

来源: 发布时间:2013-03-20 浏览量:



参评省级精品课程申报表



















 


 


 


 


 


 

课程名称      中国现代文学                           


 

 

课程类型 □ 理论课(不含实践)理论课(含实践)□实践()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         文学                                    


 

 

所属二级学科名称        中国语言文学                                 


 

 

课程负责人      丁晓原                   


 






    





教务处制















1.课程负责人情况





 
 
 
 
 
 
 


 
 
 
 
 
 


 
 
 
 
 
 


 
 


 
 


 


 
 



 
 
 
 
 
 
 
 



 

1-1


 

基本


 

信息


 

 

姓 名


 

 

丁晓原


 

 

性别


 

 


 

 

出生年月


 

 

19585


 

 

最终学历


 

 

研究生


 

 

 


 

 

 


 

 

电 话


 

 

0512-52286602


 

 

 


 

 

 


 

 

 


 

 

常熟理工学院副院长


 

 

传 真


 

 

0512-52251113


 

 

所在院系


 

 

人文社会科学系


 

 

1-2


 

教学


 

情况


 

 

研究方向        中国现当代散文报告文学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中国现代作品选讲,专业课,2课时 ,04 135人;


 

现代散文研究,专业课,2课时,0280人,0350人,0560人;


 

两篇学生毕业论文分别获学校优秀毕业论文一等奖、二等奖,每年指导毕业论文3篇;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 核心能力研究”,学校教改项目,2006年;


 

《论应用型本科高校中文专业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应用型本科高校中文专业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校教学成果一等奖,第一完成人;汉语言文学专业,省教育厅特色专业建设点,带头人;中国现代文学,院首届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


 

 

1-3


 

学术


 

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基于“公共空间”的晚清“五四”散文研究,江苏省社科规划项目,2004年,个人项目;


 

新世纪报告文学若干“关键词”研究,江苏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2007年,个人项目;


 

文学语言的变迁与中国现代文学形式的发展,国家社科基金项,2007年排名3/6;


 

《论“五四”人生派散文》,《文学评论》,2003年第1;


 

《论晚清散文的现代性元素》,《文史哲》, 2005年第2;


 

《可能与现实:走向强势的报告文学》,《新华文摘》2005年第10期转摘;


 

《“五四”散文的现代性阐释》, 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


 

《中国现代报告文学论》,上海百家出版社, 2004;


 

论晚清散文的现代性元素, 苏州哲社二等奖, 市政府2007


 

报告文学,作为知识分子的一种方式,
  第四届中国文联优秀文艺评论奖2004


 

插图本 苏州文学通史,
  江苏哲社二等奖省政府2005 排名3/7


 

《可能与现实:走向强势的报告文学》,常熟市首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常熟市市政府,独著,2007年。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课程负责人:主持本门课程的主讲教师







2. 主讲教师情况⑴





 
 
 
 
 
 
 


 
 
 
 
 
 


 
 
 
 
 
 


 
 


 
 


 
 


 
 



 
 
 
 
 
 
 
 
 
 
 



 

2-1


 

基本


 

信息


 

 

姓 名


 

 

许 霆


 

 

性别


 

 


 

 

出生年月


 

 

19519


 

 

最终学历


 

 

本 科


 

 

 


 

 

教 授


 

 

电 话


 

 

52251105


 

 

 


 

 


 

 

 


 

 

常熟理工学院党委书记


 

 

传 真


 

 

52251113


 

 

所在院系


 

 

人文社会科学系


 

 

研究方向


 

 

中国现代文学·新诗理论


 

 


 


 


 

2-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中国新诗流派史 ,专业课,每周2 课时 03120人;


 

中国现代诗学史论 ,专业课,每周2课时 04级和05级,总计140人;


 

中国新诗研究 ,专业课, 每周2学时 06科学和07级,总计120人;


 

每年指导学生毕业论文2篇,其中戴姝黎的论文《20世纪30年代现代派与晚唐诗人温李派的比较研究》获得2007年江苏省本专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二等奖。


 

 “一体两翼素质教育格局研究”,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主持,2003-2005年;


 

 “一体两翼素质教育格局研究”教学研究项目,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第一申报人,2005


 

中国现代文学院首届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


 

 

2-3


 

学术


 

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


 

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


 

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中国现代主义诗学研究,省教育厅哲社研究课题,2004-2005年,独立完成;


 

20世纪中国现代诗体流变史研究,省教育厅哲社研究课题,2006-2007年,独立完成;


 

《论现代诗学演进中的梁宗岱诗学》,《文艺理论研究》2004年第2期;


 

《百年汉诗文体的流变及其叙述》,《江海学刊》2004年第3期;


 

20世纪中国现代诗学观念演进论》,《西南师大学报》2005年第5期;


 

《中国新诗发生与现代媒体》,《江海学刊》2006年第1期;


 

20世纪中国现代诗体流变论》,《文学评论》2006年第1期。


 

苏州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07),论著《中国现代主义诗学论稿》,上海文化出版社2005年版;


 

江苏省第10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论著《旋转飞升的陀螺—百年中国现代诗体流变史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2. 主讲教师情况⑵





 
 
 
 
 
 
 


 
 
 
 
 
 


 
 
 
 
 
 


 
 


 
 


 
 


 
 



 
 
 
 
 
 
 
 
 
 
 



 

2-1


 

基本


 

信息


 

 

姓 名


 

 

季小兵


 

 

性别


 

 


 

 

出生年月


 

 

19729


 

 

最终学历


 

 

研究生


 

 

 


 

 

副教授


 

 

电 话


 

 

52700702


 

 

 


 

 

博士


 

 

 


 

 


 

 

传 真


 

 


 

 

所在院系


 

 

人文社会科学系


 

 

研究方向


 

 

中国现当代文学、戏剧学


 

 


 


 


 

2-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中国现代文学,专业基础课,每周4课时,20039-20081月(02级、03级、04级、05级),共420人。


 

20世纪中国乡土小说研究,专业课,每周2课时,20032-6月,2000级,52人。


 

中国戏剧研究,专业课,每周2课时,20042-20081月,02级、03级、04级、05级,210人。


 

儿童文学教程,专业课,每周3课时,20072-7月,04级,128人。


 

论文写作与学术经典,专业课,每周2课时,20069-20071月,03级,135人。


 

指导学生论文20人,试教24人。


 

教学论文《关于建构“中国现代文学学术史”的思考》,《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并获得常熟市首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常熟市市政府,独著,2007年。


 

 

2-3


 

学术


 

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


 

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


 

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90年代中国乡土小说研究,校级项目,2002-2004年,独立完成。


 

1949-2000中外文学比较史,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2-2006,主要参与者。


 

西方意识流文学与当代中国50-70年代文学创作,辽宁省教育厅高校科学研究项目,2004-2007,第二主持人。


 

《纯形的涅世界——解读闻一多的〈戏剧的歧途〉》,《戏剧文学》,20051
  ,独著;《脚本如船——解读黄远生的〈新剧杂论〉》,《艺术百家》,20056期,独著;


 

《“预备时代的预备事业”——解读傅斯年〈论编制剧本〉》,《四川戏剧》,20056期;《熊佛西与戈登·克雷》,《上海戏剧》,20051期,独著;专著《20世纪中国先锋性戏剧理论研究》,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年版。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2. 主讲教师情况⑶





 
 
 
 
 
 
 


 
 
 
 
 
 


 
 
 
 
 
 


 
 


 
 


 
 


 
 



 
 
 
 
 
 
 
 
 
 
 



 

2-1


 

基本


 

信息


 

 

姓 名


 

 

计红芳


 

 

性别


 

 


 

 

出生年月


 

 

19721


 

 

最终学历


 

 

研究生


 

 

 


 

 

副教授


 

 

电 话


 

 

13814903007


 

 

 


 

 

博士


 

 

 


 

 


 

 

传 真


 

 


 

 

所在院系


 

 

人文社会科学系


 

 

研究方向


 

 

中国现代小说及世界华文文学


 

 


 


 


 

2-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


 

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


 

(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当代文学,专业基础课,每周4课时,20032-7月,20042-7月,20052-7月,


 

20072-7月,440人。


 

20世纪各文体观念演变史,专业课,每周2课时,20044月,20055月,80人。


 

中国现代派文学研究,专业课,每周2课时,20069-20071月,45人。


 

教师口语,公共课,每周2课时,20069-20071月,20072-7月,160人。


 

中国现代文学教学刍议》(独著),《常熟高专学报》2003年第6期。


 

指导学生论文约20人,试教约20人。


 


 

 

2-3


 

学术


 

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


 

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


 

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东西方比较文学史,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2003-2005,参加者;


 

跨界书写:香港南来作家的身份建构,江苏省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6-2008,主持者。


 

《内地香港文学之我见》,《当代文坛》,2005年第4期;


 

《音乐的力量——余华风格转变原因探析》,《黑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香港南来作家身份建构的怀乡母题》,《南方文坛》,2007年第2期;


 

《香港南来作家身份的想象性建构》,《中国文学研究》,2007年第3期;


 

《香港南来作家的创作心态和身份建构》,《社会科学辑刊》2007年第5期。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2. 主讲教师情况⑷





 
 
 
 
 
 
 


 
 
 
 
 
 


 
 
 
 
 
 


 
 


 
 


 
 


 
 



 
 
 
 
 
 
 
 
 
 
 



 

2-1


 

基本


 

信息


 

 

姓 名


 

 

 


 

 

性别


 

 


 

 

出生年月


 

 

19676


 

 

最终学历


 

 

研究生


 

 

 


 

 

副教授


 

 

电 话


 

 

52251176


 

 

 


 

 

博士


 

 

 


 

 


 

 

传 真


 

 

52251176


 

 

所在院系


 

 

人文社会科学系


 

 

研究方向


 

 

中国现代文学


 

 


 


 


 

2-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中国现代文学史,专业基础课,每周2学时,2001级,49


 

文艺理论教程,专业基础课,每周2学时,2002级,54


 

民俗学与中国现代乡土小说,公共课,每周2学时,2005级,146


 

 

2-3


 

学术


 

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


 

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


 

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沈从文小说的民俗世界,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项目,2004年,完成;


 

民俗学与中国现代乡土小说,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05年,完成;


 

《论沈从文情爱小说的民间意象》,《文学评论》,2003年第1期;


 

《“妈祖”原型与许地山小说的关系》,《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四川作家群乡土小说的民俗学意蕴》,《南京师大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4期;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沦陷区乡土小说主题与民俗意义》,《文艺研究》,2006年第4期;《论中国现代乡土小说加“注”现象》,《文艺研究》,2008年第1期;


 

先进个人,解放军炮兵学院南京分院科研,2003年;


 

南京炮兵学院科研成果三等奖励、2003年度文学评论学术提名(第26位),《论沈从文情爱小说的民间意象》;


 

南京炮兵学院科研学术成果三等奖,《论芦焚乡土小说创作的荒野意向》;


 

南京炮兵学院科研学术成果二等奖,《鲁迅反正统性格与近代浙江地域文化的关系》。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3. 教学队伍情况





 
 
 
 
 
 
 


 
 
 
 
 
 


 
 
 
 
 
 


 
 
 
 
 
 


 
 
 
 
 
 


 
 
 
 
 
 


 
 
 
 
 
 


 
 
 
 
 
 


 
 
 
 
 
 


 
 
 
 
 
 


 
 
 
 
 
 


 
 


 
 


 


 

3-1


 

人员


 

构成


 

(含外


 

聘教师)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


 

 

学科专业


 

 

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


 

 

丁晓原


 

 


 

 

195805


 

 

 


 

 

中国现当代文学


 

 

课程负责人,讲授兼辅导


 

 

 


 

 


 

 

195109


 

 

 


 

 

中国现当代文学


 

 

学科带头人,讲授兼辅导


 

 

季小兵


 

 


 

 

197209


 

 

副教授


 

 

中国现当代文学


 

 

课程骨干教师,讲授兼辅导


 

 

计红芳


 

 


 

 

197201


 

 

副教授


 

 

中国现当代文学


 

 

课程骨干教师,讲授兼辅导


 

 

 


 

 


 

 

196706


 

 

副教授


 

 

中国现当代文学


 

 

课程骨干教师,讲授兼辅导


 

 

周红莉


 

 


 

 

197205


 

 

 


 

 

中国现当代文学


 

 

课程骨干教师,讲授兼辅导


 

 

 


 

 


 

 

1969.


 

 

 


 

 

中国现当代文学


 

 

课程骨干教师,讲授兼辅导


 

 

曹培根


 

 


 

 

1957.10


 

 

 


 

 

文献学


 

 

课程骨干教师,讲授兼辅导


 

 

 


 

 


 

 

1965.10


 

 

副教授


 

 

文史学


 

 

课程骨干教师,讲授兼辅导


 

 

包中华


 

 


 

 

1978.12


 

 

 


 

 

中国现当代文学


 

 

课程辅助教学


 

 

3-2


 

教学队


 

伍整体


 

结构


 

 

教学队伍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师资配置情况(含辅导教师或


 

实验教师与学生的比例)


 

教学队伍由10人组成,3名教授(占30%,均为硕士生导师),4名副教授(占40%),


 

2名讲师(占20%),1名助教(占10%)。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有4人,硕士学位的


 

3人,学缘结构合理,教师来源于苏州大学、南京大学、扬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等。其中50岁以上3人,40-492人,40岁以下5人,平均年龄41岁。


 

5年,师生比例120左右。特别重视现代文学的文献学的教学研究和文史相通,


 

具有年轻化、高学历与开放性的突出优势,已形成一支由重点学科带头人、专业带头人、


 

科研骨干、主干课程主讲教师组成的学科建设梯队,是一支师资配置合理、充满活力的较


 

高水平的教学队伍。


 

 

3-3


 

师资


 

培养


 

 

近五年培养青年教师的措施与成效


 

将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结合起来,实行导师制,由优秀教师、教授在教学、科研上


 

指导青年教师,鼓励青年教师考博、进修深造,并积极引进高学历、高职称的青年教师,


 

实现了师资队伍学历、职称、年龄、学缘结构的进一步优化,提高教学、科研的整体


 

水平。


 

 

学缘结构:即学缘构成,这里指本教学队伍中,从不同学校或科研单位取得相同(或相近)学历(或学位)的人的比例。


 






4.课程描述





 


 

4-1 本课程校内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是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主干课程,自1980年代初苏州师范专科学校(常熟理工学院前身)成立以来,本课程发展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一)初建时期的辉煌(1983-1989


 

时萌担任中文系主任期间,致力于学科梯队、专业课程建设,强调中青年学术骨干的培养与选拔。本时期课程的特点就是注重近现代文学的转型研究。时萌著有论著《闻一多朱自清论》、《曾朴研究》、《中国近代文学论稿》(198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晚清小说》(省哲学社会科学“七·五”规划项目)、《中国近代文学大系·小说集》(和吴组缃、端木蕻良一起担任《小说集》的主编工作)等。其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地区都有很大影响。19849月华东师大中文系钱谷融主持举办全国现代文学教师进修班,时萌应邀作两次“闻一多研究”的讲座,198712月应邀赴苏大为中文系研究生上课。鉴于在学术科研和教学岗位上的突出贡献,他曾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荣获曾宪梓教学优秀奖、校级首届教学科研奖一等奖(曹培根获得三等奖)。1994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奖。这从一开始就为本专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基础和良好的教学风范。


 


 

(二)发展时期的丰收(1990-2000


 

进入90年代以来,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发展迅猛,获得了一系列成果。


 

1参加编写了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所用教材。丁晓原参撰省教委组织编写的《写作训练原理》,许霆、丁晓原参与编写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下),被列为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项目、“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以及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九五”重点项目。


 

2、教学科研成果斐然。许霆的《十四行诗在中国》(和鲁德俊合著,获省普通高校第二届人文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华东地区大学出版优秀教材学术专著一等奖)、《“五四”新诗理论研究》和《新诗理论发展史》(获苏州市第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奠定了在新诗理论研究领域中的地位。许霆出版了《中国百家名诗赏析》、《中国十四行体诗选》。许霆《中国百家十四行诗研究》、丁晓原《20世纪中国报告文学理论批评史》获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科研究成果二等奖。丁晓原获全国曾宪梓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奖。丁晓原的《师范写作教学的师范性与实践性》获得省教委成果一等奖。


 

以上成果均在内外同行乃至国内学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320001月,中国现当代文学被省教委表彰为1999年江苏省普通高校优秀学科梯队。同年12月,被评为校级优秀课程。


 


 

(三)重点建设时期的完善(2001-至今)


 

1、教学成果取得了重大进步。


 

许霆主持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一体两翼素质教育格局研究”(2003-2005年),并获得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丁晓原主持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核心能力研究”,2006年被列为学校教改项目,“应用型本科高校中文专业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获校教学成果一等奖,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丁晓原作为带头人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被省教育厅列为特色专业建设点。


 

2、科研、教材建设成绩明显。


 

课程负责人丁晓原主持4项省社科基金(省教育厅社科研究)项目,参与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重点社科规划项目。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刊物发表论文100多篇,有25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报刊中心等转载、复印、摘要;CSSCI收录论文28篇。《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首次发布的(2000年)作者年度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排序显示,列全国文学学科第一。曾连续三次被江苏省教委授予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的称号,两次入选江苏省“333”跨世纪(新世纪)学术带头人培养工程。2002年获江苏省高校哲学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4年获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2003年被中共苏州市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入选苏州市首批“东吴中青年学者”。学术带头人许霆主持3省社科基金(省教育厅社科研究)项目,参与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重点社科规划项目。在《文学评论》、《江海学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刊物发表多篇论文,出版学术专著6部,是全国新诗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其他梯队成员参与3项国家级项目,主持或参与省级项目10项,在核心期刊发表教学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2部。获得各种奖项达15项之多。


 

近年来出版的教材有: 1.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下)(许霆、丁晓原参编,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项目、“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以及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九五”重点项目); 2. 《中国现代作品导引(1917-2000)》(季小兵参编,“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3. 《东西方比较文学史》(计红芳参编,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台港澳文学教程》(计红芳参编);5. 20世纪中国各体文学理论批评》(许霆、丁晓原、季小兵、计红芳撰写);6.曹培根、丁晓原主编“中国现代各体理论经典”丛书,有《中国现代诗歌理论经典》(许霆编著)、《中国现代戏剧理论经典》(季小兵编著)、《中国现代小说理论经典》(计红芳编著)、《中国现代散文理论经典》(周红莉编著);7. 自编教材讲义有“中国新诗研究”(许霆)、《常熟作家研究》(丁晓原)、“中国散文研究”(丁晓原)、“中国戏剧研究”(季小兵)、“中国小说研究”(计红芳)等;8.《插图本苏州文学通史》(丁晓原参编,获江苏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9.《书乡漫录》(曹培根著,获苏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奖三等奖);10.许霆、丁晓原主编“虞山文库”,出版了《中国现代诗学史论》(许霆)、《“五四”散文的现代性阐释》(丁晓原)、《阅读指导》(曹培根)等专业选修课教材;11.《文献检索方法与影响书导读》(曹培根)等共20部。


 

3、强调教学、科研团队意识,学科队伍结构合理,整体素质高。


 

探索课程多层次教学结构,形成完善的具有自身特色的中国现代文学课程体系,建构课程网络模块,即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读、主干基础课和专题选修课,使学生获取立体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选修课则凸现文体学视野中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各体理论批评史;中国现代各体文学的发生;文体理论批评经典性史料的整理。中国现代文学被评为院首届重点学科。已形成一支由重点学科带头人、专业带头人、科研骨干、主干课程主讲教师组成的学科建设梯队,是一支师资配置合理、充满活力的较高水平的教学队伍。


 

4、借鉴现代教育理念,建构讲授式教学、体验式教学与对话式教学相结合的多向多极教学模式,教学效果优秀。


 

目前,本学科组正在积极进行多媒体教学建设,教学改革的力度在不断加大,现代文学课程的总体建设进入了良性循环的状态。


 

              


 


 


 


 






 
 
 


 
 
 


 
 
 


 
 
 


 
 
 


 
 
 


 
 
 


 
 
 


 
 
 


 
 
 


 


 



 
 
 


 



 

 


 

4-2 理论课和理论(含实践)课教学内容


 

 

 


 

4-2-1 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说明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


 

本校是一所以理工为主、应用技术教育和教师教育为特色的江苏省省属公立本科高校,确立“基本素质+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框架,学生来自于全省各大地区。中国现代文学是中文系本科专业基础课。旨在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中国现代文学的基础知识,精读重点作家的重点作品,廓清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基本线索;
  提高学生查找、阅读中国现代文学文献的能力; 通过精细分析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名著,发掘和培养学生的文学感受力和审美鉴赏力;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写作文学研究论文的技能和方法,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4-2-2 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上编(1917-1949)(总共72学时)                 下编 (1949-2000)(总共72学时)                            


 

    第一个十年的文学(19171927 16学时          1949-1976年文学    12学时


 

    第二个十年的文学(19271937 36学时          80年代文学         40学时


 

    第三个十年的文学(19371949 20学时          90年代文学         20学时


 


 

 

 


 

4-2-3 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课程的重点  1、廓清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历史以及不同思潮、流派、文体在各个时期的演变轨迹,尤其是文学历史的过渡时期、转折时期,考察其成就得失。2、通过精细分析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名著,培养学生的文学感受力和审美鉴赏力。3、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了解前沿学术动态。


 

课程难点  1、如何处理文学史与作家作品的关系。2、如何结合学生自身知识结构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建构中国现代文学的整体观念。3、如何认识现代文学面对中与西、雅与俗、传统与现代的两难选择。


 

解决办法  1、注重文学史与作品的互动关系,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2、吸纳相关研究成果,有意识地贯穿整体观念,通过具体作家创作的变化、文体观念的发展变化以及内在精神的嬗变规律,使学生获得新的视野,从美学原则、文体特质以及内在精神方面更好地阐述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3、要求学生了解现代文学的文化生态,宏观把握现代文学的诸多难题。


 

 

 


 

4-2-4 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不含实践教学内容的课程不填)


 

鼓励学生发现和探究问题,强调学生的原创意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激发学生参与学术研究、文学创作的热情。主要举措有:


 

1、开设课外必读书目,包括文学作品、作家传记、有关评论著作以及本学科的权威杂志,并要求学生作读书笔记。2、背诵现代文学中的经典诗文,提升学生阅读品味。3、有计划地将课程教学与地方文化、文学衔接,每个学期我们定时组织学生参观曾朴纪念馆、翁同和纪念馆等。4、每学期开展一次“学术周”活动,定期请名家讲座,畅谈文学创作心得,传达学术热点和前沿信息。5、重视毕业论文中本课程论文的指导,积极鼓励学生申请院优秀毕业论文立项。有三篇学生毕业论文分别获学校优秀毕业论文一等奖(二个)、二等奖(一个),其中许霆教授指导的戴姝黎的论文《20世纪30年代现代派与晚唐诗人温李派的比较研究》获得2007年江苏省本专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二等奖。6、教师热情指导院读书协会活动,指导和帮助学生编辑出版文学刊物《子衿》、开展读文学经典征文和课余的文学创作活动。7、举办有影响的学术研讨会,2007年共举办5次全国性、省级学术研讨会,学生积极参与,获益颇多。


 

 

 



 

 

4-2 实践(验)课教学内容(非实践/验课不填)


 

 

 


 

4-2-1课程设计的思想、效果以及课程目标


 

 

 


 

4-2-2课程内容(详细列出实验或实践项目名称和学时)


 

 

 


 

4-2-3课程组织形式与教师指导方法


 

 

 


 

4-2-4考核内容与方法


 

 


 

4-3 教学条件(含教材使用与建设;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配套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实践性教学环境;网络教学环境)


 

教材使用与建设


 

本课程组以朱栋霖等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和朱栋霖等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四卷本(高等教育出版社)作为学生主要教材,并以自编教材、钱理群等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为参考性、辅助性教材。


 

在教材建设方面,作为国内知名的诗歌、散文研究学者,许霆、丁晓原两位教授参与编写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下),被列为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项目、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以及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九五重点项目。季小兵(季玢)参与编写了《中国现代作品导引(1917-2000)》(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计红芳参与编写了《东西方比较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台港澳文学教程》(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立足于文体学教学与研究,许霆、丁晓原、季小兵(季玢)、计红芳共同撰写了教材《20世纪中国各体文学理论批评》(吉林大学出版社) ,曹培根、丁晓原主编“中国现代各体理论经典”丛书(苏州大学出版社),其中许霆编写《中国现代诗歌理论经典》、季小兵(季玢)编写《中国现代戏剧理论经典》、计红芳编写《中国现代小说理论经典》、周红莉编写《中国现代散文理论经典》。将自身的研究成果及时准确地转化为教学内容,许霆自编教材讲义“中国新诗研究”、丁晓原自编教材讲义“中国散文研究”、季小兵自编教材讲义“中国戏剧研究”、计红芳自编教材讲义“中国小说研究”。


 

立足于区域性现代文学教学,丁晓原参与编撰《插图本苏州文学通史》(获江苏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丁晓原自编教材《常熟作家研究》、曹培根撰写出版《书乡漫录》(河北教育出版社,获苏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奖三等奖)。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


 

1、以讨论习题和专题习题形式布置给学生,促进学生以图书馆和资料室为依托,查找资料,探索问题。2、开设课外必读书目,包括文学作品、作家传记、有关评论著作以及本学科的权威杂志,并要求学生作读书笔记。3、指导学生充分利用中国学术期刊网,以提交个人前沿信息观察报告的形式敦促学生自主学习。4、定期请名家讲座,畅谈文学创作心得,传达学术热点和前沿信息。


 

实践性教学环境


 

本课程的实践性教学充分依靠图书馆和资料室、资深教授名师和江南作家,我们与常熟市作家协会、常熟市图书馆、曾朴纪念馆、翁同和纪念馆等等建立了相对固定的联系,不定期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与国内一些著名专家、学者、作家、评论家,如钱理群、吴福辉、王保生、朱竞、吴功正、朱晓进、丁帆、朱栋霖、范培松、莫言、何建明、李炳银等人,也建立了良好的协作关系,邀请他们定期为本课程做专题讲座。


 

网络教学环境


 

本课程具有充分的网络教学优势,有多媒体、网络化硬件设施可资利用,建立了中国期刊网、超星图书馆、万方数据库、图书查询、网上课堂教学、网上学术讲座等教学科研资源库。目前,我们已立足于中国现代文学、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个性特征,进行中国现代文学网络课程设计,很快就会向学生开放,为学生利用网络学习提供更为完备的条件。我们还参与学校多媒体教学评价活动,为精品课程建设提供必要的现代化教学条件。


 

 

4-4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举例说明本课程教学过程使用的各种教学方法的使用目的、实施过程、实施效果;相应的上课学生规模;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教学方法、作业、考试等教改举措)


 

本课程教学借鉴现代教育理念,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模式,逐渐形成了讲授式教学、体验式教学与对话式教学相结合的多向多极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演绎法”讲授为“归纳法”讲授,即从一个若干具体的典型事件甚至一句感慨入手,步步深入,引导学生探寻其背后存在的隐性意义;设置合理问题,以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课堂交流和教师总结实现对话式教学;引导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将自身的情感体验、生命意识融入对作品的审美体验,实现体验式教学。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充分发挥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势,注重审美鉴赏,强调感性经验,做到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把获取文学知识、提高文学感受力与审美分析能力、增强人文素质结合起来,收到了较佳的教学效果。


 

另外,有计划地将课程教学与地方文化、文学衔接,每个学期我们不定时组织学生参观曾朴纪念馆、翁同和纪念馆等;每学期开展一次“学术周”活动,曾延请小说家莫言、报告文学家何建明、格律诗诗人万龙生、黄淮以及著名学者李炳银、钱理群、吴福辉、王保生等名家与学生零距离接触,畅谈创作心得,通过“现场感受”、“论坛”来弥补“讲坛”的不足,使学生受到人格的感染,精神的净化和治学的薰陶,有的学生文学创作由此开始,有的学生发表的学术论文就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


 


 

本课程教学积极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制定科学的教学课件,图片、背景、声音和动画的加入使原本程式化的课堂变得有生机,既激发学生听课的兴趣,也可以使之随着教师的引导去思考、体味。


 

2、指导学生充分利用中国学术期刊网,以提交个人前沿信息观察报告的形式敦促学生自学。


 

3、播放改编比较成功的影视作品,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并指导学生分析原著与影视作品之间的差异,品味原著的艺术魅力。


 

4、向学生公布自己的教学 E mail 和教学QQ ,以便学生能够及时保持和教师的沟通,延伸教学的空间。


 


 

在作业方面,我们改变了传统书面客观问答题式要求,而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置不同的习题,如讨论式习题、专题习题(最终以小论文形式完成)和综合习题,不仅注重知识系统的接受,更强调学生原创性思维的开发。


 


 

在考试方式上,我们建立了较为合理科学、灵活开放的试卷库,既规范了考试制度,又采用了多元化的考核方式,课堂内外相结合,开卷、闭卷、课程论文、讨论记录、读书笔记等兼而有之,而最终的成绩评定是综合的结果。


 






 


 


 

4-5 教学效果(含课程教师自评、教学督导评价、近三年学生评价结果)


 

课程教师自评


 

中国现代文学作为校中文专业的主干课程,拥有一支由重点学科带头人、专业带头人、科研骨干、主干课程主讲教师组成的学科建设梯队,教学基础坚实,教学改革卓有成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讲授式教学、体验式教学与对话式教学相结合的多向多极教学模式,把获取文学知识、提高文学感受力与审美分析能力、增强人文素质结合起来,收到了较佳的教学效果,受到学生们、教学督导和同行们的充分肯定。


 


 

教学督导评价


 

    该课程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整体素质高:重视课堂教学,备课充分,治学严谨,内容充实,善于把学界最新的前沿问题和自己的研究成果介绍给学生;主讲教师上课精神饱满,尽心尽职;教学基本功好,教学方法不断创新,上课循循善诱,重点突出,能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出勤率高,教学效果好;认真批改作业,积极指导学生课外学习。该课程为我校其它课程的建设提供了经验并做出了示范。


 


 

近三年学生评价结果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师责任心强,教学效果好。教学内容丰富,信息量大,能够学到不少知识。教学重点清晰,难点清楚,善于调动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许霆、丁晓原、季小兵等老师指导到位,学到了不少分析作品的科学方法。全体教师的学生评价分为96.4,其中许霆为98.5,丁晓原为98.6,综合评价为优秀。


 

 

4-6本课程的主要特色及创新点(限200字以内,不超过三项)


 


 

1、探索课程多层次教学结构,形成完善的具有自身特色的现代文学课程体系,即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读、主干基础课和专题选修课。选修课则凸现文体学视野中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各体理论批评史;中国现代各体文学的发生;文体理论批评经典性史料的整理。


 

2、借鉴现代教育理念,建构讲授式教学、体验式教学与对话式教学相结合的多向多极教学模式。


 

3、将课程教学与地方文化、文学相衔接,具有浓厚的区域化特质。


 


 


5.课程建设规划





 


 

本课程的建设目标、步骤及五年内课程资源上网时间表


 

建设目标


 

1、依托中国现代文学课程在我校的深厚历史资源和文体学研究(尤其是诗歌、散文)的国内影响,充分发挥本学科在教学实践与教材建设等方面的优势,继续深入和扩大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影响。2、吸取一些比较务实且有前瞻性的教学改革成果和经验,逐步建设具有一定规模的现代化教学体系。3、在目前我院中国现代文学校级优秀课程、首届重点学科和省级优秀学科梯队的良好基础上,以建设省级精品课程为新的发展契机,开拓更为丰富的教学资源,推进本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建设步骤


 

1、课程组通过教师进修,人才引进和青年教师导师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成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精思博识、勤学爱教的师资队伍。2、不定期地邀请国内外相关专业的著名专家与学者来我校进行专题讲座与学术报告等,拓宽师生们的学术视野,并使之逐步走向制度化。 3、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围绕本专业的学科建设,适时召开高层次的国内学术讨论会,增强校际间的学术交流。 4、力争多申请教改立项,撰写教学论文。 5、建立本课程丰富完善的音像资料库。


 

五年内课程资源上网时间表


 

12008-2009完成网上教学辅助资料(包括文字、图片与影音等多种形式)的制作,关注当前本学科的研究发展现状,并注意随时更新。


 

22010-2012制作课程负责人与各位主讲老师的讲座课件,主讲教师授课录像逐步分期分批上网,进行立体化教材建设。进一步加强、完善网络资源和管理。


 




6. //部初审意见





 


 


 


 


 


 

负责人:


 

           


 




7. 学校评议意见





 


 


 


 


 


 


 

负责人:


 

                                                          
 
     


 




快速通道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常熟理工学院师范学院    

后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