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科科研 > 学术交流 > 正文

王小龙博士应邀参加“白洋湾吴歌学术研讨会”

来源: 发布时间:2014-11-10 浏览量:

http://news.cslg.cn/ReadNews.asp?NewsID=61290

      应苏州姑苏区白洋湾吴歌学术组委会的邀请,我校人文学院音乐系王小龙博士参加了116在白洋湾街道办事处举办的“2014苏州·姑苏区·白洋湾吴歌学术研讨会”并作学术发言。

 

    该会邀请了近30位江浙沪吴歌研究专家及区、街道领导参加会议,围绕白洋湾山歌的保护、白洋湾山歌的音乐及文学特点、白洋湾山歌如何在当代传播、怎样筹建白洋湾山歌馆等五方面内容,共同探讨吴歌民间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

 

    作为吴地吴歌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千年来,白洋湾山歌代代相传、经久不衰,承载着对当地历史和发展的百姓记忆,蕴涵着劳动人民的丰富智慧,表达着辖区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2008年以来,白洋湾街道就开始组织力量,多轮挖掘、收集、整理,完成了对200余首山歌的数字化收录和建档工作,并整合各方面资源,成立白洋湾原生态山歌艺术团,通过成立山歌研究会、出版山歌专著、举办山歌大赛,以及在相关学校试点开设山歌传承班等形式,立足基层,面向群众,唱响山歌主旋律,使辖区群众性精神文化活动呈现出形势喜人、成效显著的良好发展态势,为街道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王小龙博士在发言中认为:第一,白洋湾城镇化速度很快,但是在高楼大厦中还在谈论山歌的传承保护,说明中国人有一种特有的文化崇拜,就像西方崇拜上帝一样,中国人崇拜文化传统,这也就是中国一些古建筑屡次毁了再建的精神源动力,因此,白洋湾山歌的传承未来有前景;第二,白洋湾山歌也有明显的“词曲异步现象”,说明它比较古老,但是相对于其他山歌,它比较温婉,这可能是因为地处城郊,受了更多城市小调以及戏曲曲艺影响的缘故;第三,传承保护的一点建议,不要多方措施一哄而上,要有策略,要适当搞一点“饥饿营销”。

 

    此次座谈会的召开为白洋湾山歌在传承保护中解决乡土创作环境与城市发展进程、民间文化的口口相传方式与现代社会结构、创作人才、传承机制、山歌载体全方位建设等问题理清了思路,为实现科学保护白洋湾山歌筑高了新的平台。(人文学院)

 

快速通道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常熟理工学院师范学院    

后台管理